|
艺术名家系列之书画名家——程伟程 伟 :斋号,三耕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委员会委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隶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友声书社社员,江苏省报业传媒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家协会宜兴分会副主席、秘书长,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程伟作品集》(太湖风当代书画家作品丛书,河北美术出版社)、《三耕堂艺话》(文汇出版社)、《中国当代书画家典范——程伟》(天津美术出版社)、《汉唐清韵-李啸、程伟书法作品集》(江苏省美术出版社),主编《国山碑文化论坛论文集》(古吴轩出版社)、《龙年百名书法家百龙大展作品集》(古吴轩出版社)、《家乡颂-钱松喦笔下的宜兴》(上海文艺出版集团)、《自家江山-吴冠中笔下的宜兴》(上海文艺出版集团)、《阳羡剪影-周蕴华宜兴风光名胜剪纸集》(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古吴轩出版社)等。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程伟于书法十分虔诚,不仅用功,而且用心。一个书法家的成功,一定有其独到之处。程伟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勤奋和执着。程伟书法植根传统,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在传统基础上寻求高度。在书法学习中,视野宽广,取法高古多样,态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这与浮躁的世风相比,难能可贵。程伟是一个清醒的书法艺术的追求者,我相信,他在书法天地里路会越走越宽广,他必将给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也会飞得更高,更远。 周俊杰(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程伟近几年主攻甲骨,颇有所得,有笔有刀,线条清秀中含苍劲,意味很正。南方人,将纯厚之金文也写成为典雅之作,可坚持走自己的路。 刘 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程伟擅长书法,尤其精于隶书,风格雅驯从容,富有书卷气。看过他的书法,再来读他的《艺话》,使人感到他在实践与思考二者之间所保持的高度一致和谐。同时也更认识到,作为一个书家光会写字是远远不够的,书家还须多读书、重修养、勤思考,程伟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宋玉麟(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博大、悠远、自然、恬淡、和谐、宁静、隽永”是三耕堂主人对艺术境界的理想追求,也是艺术家须坚持的品格。 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原院长)程伟的书法几近“多力丰筋”。表面上看,程伟的字写得很温润,但温润当中又能悄然透出骨力。我感到这与他对汉碑的重视有关。汉碑是程伟书体的基础,汉碑为他笔力的养成起到了奠基性作用。此外,他合理吸收其它书体的成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吳冠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研究所原副所长)程伟先生其实是艺术家。他虽然身处相关行政领导多年,但他片刻也没有放松过对书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研究与实践。可见对艺术的钟爱他是发自本心的。本心两字太重要了。一解:本心即真心。二解:本心即对文化艺术乃至自然与生命深度理解、修炼以后发自內心的,带有哲理的自我艺术认知体系。我认识程伟先生几十年了。我一直把他当作书画同道,总会忽略他是日报社的领导。实际上他书法写得很好,领导工作做得也很好。敦厚谦和,儒雅通达,善良正直是程伟先生的"名片"。程伟先生什么字体都懂也都会写,并且已经写到了相当的深度与高度。这一切与他对书画艺术,在理论上独到的研究所形成的见解分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学习的正道。 储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作为一名书家,能常常对照古人,提高自己,注重学术,勤于创造,程伟是做到了,故其作品能常出新意,开其生面,不落士下一派。程伟平日公务缠身,少于空暇,能以境内累之,诚为可贵。 陆家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程伟学书从隶书入手,倾心于对《开通褒斜道刻石》、《好大王碑》、《石门颂》、《曹全碑》等经典碑版的研习。通过日复一日的观摩、临池,感悟经典与自我的结合,逐渐形成了宽展、流畅、自然、灵动为特征的书风。观程伟的隶书作品,初不知以何为祖,细细品味则《开通褒斜道刻石》的宽绰瘦劲、《好大王碑》的静穆沉稳、《石门颂》的灵动野逸、《曹全碑》的秀润舒展,在字里行间似隐似现、若即若离。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从容不迫、不落俗套。 蔡树农(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美术报》首席记者)程伟在书法创作方面,他所追求的是“自然、恬淡、和谐、宁静、隽永”,是多力丰筋,是“温柔一刀”,是文质彬彬,是秀逸沉稳。 叶鹏飞(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书法家协名誉主席):读程伟先生的书法,首先感觉到他追求的是文化的高度,有着深邃的境界。程伟先生的书法,又一特点是有着师古出新的坚实基础。他的书法,着力于传统,相对而言,我喜欢他的简书和隶书。他的隶书以汉碑为基,并对简牍加以吸收。我觉得他对书法线条的把握能力是相当自如的,强化了字态在规矩中驰骋,一无骚首弄姿、做作变形之态,追求的是自然流畅、中得心源的意态,保持着“中庸”的传统审美观,又不失现代意味。 王建源(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程伟兄擅长隶书,以汉碑着手,取摩崖之气,得行草之灵,远攻近交,形成了这雄浑大气、厚实朴茂、俯仰生姿、气息高古、自成气象的个人风貌。在书法领域,程伟既有豪放沉雄的一面,又有精巧秀逸的一面,这不仅体现在他的隶书,同样也反映在他的行草方面的领悟。 孙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主任、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无锡市国画院院长):观程伟君之书,取法正道,不受时人陋习所惑,故其隶书能得古雅之气,书如其人诚可贵也。高明者能不泥于技法,而由技至道不易也,诗意之书写,诗意之生活,程伟君诠释淡定之书法人生境界,可敬也。 谢海(美术报评论部主任、文化学者、水墨画家):程伟的书法作品多以隶书面目示人,表现的是大气、苍茫、有冲击力的壮美路数,追求的是深度和厚度,参以篆意和金石“味”,很古拙,但也没办法归于哪家哪派。有意思的是,这种雄伟、磅礴、有力,承载着历史沧桑和斑驳感的情感流露在江南文化讲究诗性的大环境中并不讨巧,所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现代诸多的书法家的创作和实践当中,程伟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凸显出的是一种思考的力量,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面貌。 虞卫毅(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友声书社执事):程伟于书法,精擅多种书体,尤以隶书取精用宏,自成一格。程伟隶书的线条质量尤高,不论是笔画粗的还是细的,写得飘逸而不失厚重、舒展而不失沉稳,从中可以看出程伟在“入古”与“出古”两方面都有很高的悟性和功力。 邱世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航书画研究所所长):程伟君书偏好八分,隶势翩翩,拙厚朴茂。尤其以对联为佳,字形壮伟,墨气浓郁。偶染行草亦见轻灵飞动。盖其追求,如作人处事接物,必居其厚,拙诚为要,故宁丑毋媚,宁朴毋华。 吴彦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常州大学艺术学院老师):程伟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其隶书瘦劲苍茫、宽绰秀润,有三代碑版之遗风。他追求高古的大美,游于艺而勤于思,强调从实际出发,提倡务实去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避免空对空地研究,做到谙熟其技且穷思其理。 盛诗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博物院副院长):在程伟的隶书中,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波磔线条,每一条笔画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这体现了其最初临摹时的基本功,但是又摒弃了多余的花哨技巧,线条显得朴素而自然,这与其隶书所追求的古朴气息相吻合,并进一步增添了作品的古意。 董水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吴江书画院院长):程伟把目光对准了传统隶书的“线条”,试图将传统隶书中对“线”的关注与提炼,化为自我的书写表达的核心元素,这可显现出程伟是个有思想的书法家。当然有价值的隶书视角须是由有思想的人发现,尽管有价值隶书视角有很多,但是在当代就是缺少发现的眼光。他对隶书笔画的关注,很有可能是他对隶书的审美有别于常人的眼光。从他的隶书作品中可以看到,由“线”的强化带来秀而带朴的艺术特质。 |